弘揚長征精神 | 第四屆重走長征路(南雄段)徒步活動今日啟動 | ||||||
時間:2021-05-14 21:27 | 來源:韶關發(fā)布 | 作者:admin | 瀏覽次 | |||
|
||||||
今日,由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,南雄市人民政府、韶關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承辦的“學黨史·明初心·跟黨走”第四屆重走長征路(南雄段)徒步活動在南雄市啟動。
北江紅軍獨立團團長謝泰謙之曾孫謝小軍、南雄油山游擊隊大隊長曾彪之孫曾憲東,省直、韶關市直、南雄市直機關黨組織,東莞對口幫扶單位,南雄本地革命先輩后代代表和紅軍后代代表,各地旅行社和紅軍學校師生代表以及廣大徒步愛好者約2000人,相約在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(qū)、韶關市唯一的原中央蘇區(qū)縣南雄市油山鎮(zhèn),以徒步體驗的方式學黨史、明初心,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,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。 ![]()
本次活動吸引省市機關、企事業(yè)單位黨組織,以及徒步愛好者2000余人參加。盧宇 攝
重走長征路 追尋革命足跡
活動在油山鎮(zhèn)上朔村人民禮堂啟動,所有參與徒步的“紅色傳承人”在油山鎮(zhèn)上朔紅軍廣場整裝待發(fā);顒蝇F(xiàn)場播放了紅色精選電影、《梅嶺盛開自由花》宣傳片、《唱支山歌給黨聽》快閃,在少先隊員為老游擊戰(zhàn)士代表、革命先輩后代敬獻紅領巾暖場活動后,正式拉開本次紅色教育之旅的序幕。全體人員宣讀了“長征精神”誓詞,在授旗儀式后,伴隨著嘹亮的沖鋒號聲徒步隊伍沿著紅軍的光輝足跡,沿著夾河口、油山革命紀念碑、大嶺下會議舊址行進,身體力行接受紅色洗禮。 ![]()
參與徒步的人員在油山革命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。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偉 攝
形式新穎 亮點紛呈
本屆活動不乏創(chuàng)新之舉、亮點之處。在體驗線路的設置上,此次徒步活動設計有5公里、10公里、15公里及20公里四種不同難度的體驗線路,徒步人員根據(jù)個人實際,選擇適合自己的徒步線路,身體力行地體驗。今年的活動緊跟黨史學習教育步伐,以“學黨史·明初心·跟黨走”為主題,設置了“手機答題學黨史”環(huán)節(jié);顒舆分別在夾河口、油山革命紀念碑、坪田坳、大嶺下會議舊址、凱旋門等5個點設立答題打卡點,徒步人員每到達一個打卡點,紛紛利用手機參與線上答題,增加了徒步活動的趣味性與教育性。 ![]()
“行軍”途中。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偉 攝
此外,活動在大源水庫沿線設置了草地、沼澤地、行軍露營地體驗,由“指戰(zhàn)員”帶隊開展負重行軍比賽,真實還原紅軍過草地、沼澤地、行軍露營地以及秧歌送紅軍、群演擔架護送戰(zhàn)士、群演送紅軍出征等場景。徒步活動為每個參與者發(fā)放了一件專屬文化紀念衫和一枚活動紀念徽章,走完全程的參與者還獲得了活動專屬紀念獎牌,同時還組織了農土特產品展銷和直播帶貨,助力農土特產品的推廣和銷售。
用好紅色資源 強化紅色引擎
截至目前,南雄市認定的革命(舊)遺址共有94處,目前對19個遺址進行搶修保護,多個項目列入下一步重點修復計劃。同時聘請國內著名專家團隊分別對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中央蘇區(qū)(南雄)片區(qū)、南方三年游擊戰(zhàn)根據(jù)地等系列紅色項目進行規(guī)劃設計,做到點面結合,因地制宜,突出特色,建出“新”意。 近年來,我市按照“革命遺址+教育傳承+生態(tài)旅游”融合發(fā)展思路,精心規(guī)劃了梅關古道、珠璣古巷、南方三年游擊戰(zhàn)根據(jù)地、長征入粵第一仗遺址、水口戰(zhàn)役主題公園、瑤坑省委機關舊址等著名紅色遺址。傾力打造了珠璣鎮(zhèn)靈潭村等5個紅色新農村示范村、3條紅色生態(tài)旅游精品線路,全面推進紅色革命遺址活化利用。 |
||||||
掃描二維碼分享 |